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 |
| B.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 |
| C.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
| D.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其中,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在光纤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美国科学家博伊尔和史密斯则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光发生了色散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其中,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有碘—131、铯—137和锶—90等。3月29日,在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关于这些放射性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铯—137和锶—90的半衰期是30年左右,相比之下碘—131的危害更严重 |
| B.碘—131、铯—137等放射性尘埃会污染空气、食物和水,通过呼吸和饮食进入人体,其射线会伤害人体组织,甚至诱发癌变 |
| C.碘—131进入人体会蓄积在甲状腺,锶—90会进入骨骼,它们与其非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
| D.碘—131发生一次β衰变后,生成的新核为氙—132 |
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A在竖直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不计阻力,比较P1、P2在水平x轴方向上距抛出点的远近关系及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①P2较远
②P1、P2一样远
③A落地时速率大
④A、B落地时速率一样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如图所示,物体从A处开始沿光滑斜面AO下滑,又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最终停在B处。已知A距水平面OB的高度为
,物体的质量为m,现将物体m从B点沿原路送回至AO的中点C处,需外力做的功至少应为 
| A.mgh/2 | B.mgh |
| C.2 mgh | D.3mgh/2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以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都减小 |
| B.电压表与电流表都增大 |
| C.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
| D.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