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本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题剑阁
崔与之①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②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③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④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注】①崔与之:广州增城人,南宋名臣,时任成都安抚使,组织抗金。②留屯:驻军屯田。③蒲涧:在广州白云山。④旧盟:指作者功成身退,回乡归隐的旧约。全词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其中四个方面。(4分)
请结合诗句赏析“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浦途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白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②。与鸥分渚③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杜鹃④。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②暝烟:傍晚的烟霭。③渚:水中小块陆地。④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什么作用?
“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
9月4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其中“2015年取消艺术、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请拟写质疑者和赞成者的不同理由。要求:各写出两点理由。
质疑者:
赞成者: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