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从材料二看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经济地带),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
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和。(填写具体环节名称,下同)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等工程。
(3)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戊环节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 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 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
(4)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左图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 B.④—乙 | C.⑥—丁 | D.⑦—丙 |
(2)图中A气压带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④地区气候类型是 ;此时, ④地气候的特点是;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③地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特征是。
(5)①是气候,此气候的特点是;( 4分 )
(6)① 气候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但是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在南纬23度附近分布有该气候,请分析原因
(4分)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的季,亚欧大陆上形成气压,它割断了气压带,在相应的太平洋形成高压。(4分)
(2)半年后,A处刮季风,风的源头是,性质是,B处刮季风。(4分)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4分)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气候。成因是。(4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⑴图中字母A是界面,B是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是(填字母)。
⑵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②是;④是;①+②+③合称;C是;D是。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面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那一条剖面线画出的?_____________。
(2)图幅所示地区最大的相对高度H为()
A.
B.
C.
D.
(3)该地区可以运出的物产主要有 ()
A.椰子、芒果
B.苹果、花生
C.柑桔、茶叶
D.人参、大豆
(4)甲地所在的山坡最适合种植()
A.马尾松 B.杉树 C.水稻 D.杨树
(5)在图中画出可能形成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