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图14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材料二: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 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1)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根据图和材料一,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4分)
(3)根据图和材料二,分析吉首市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读图17、图18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2)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3)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
D.利用地面多普勒雷达获取大气状况的相关数据 |
E.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F.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图16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2010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较严重的冬春连旱。专家评价此次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50年一遇大旱 。
(4)写出旱灾带来的主要影响,简述为了减少本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
(1)概述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10年间,新疆冰雪游从无到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东北等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冬季旅游产品单一、宣传力度不足、路途遥远交通成本过高、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使新疆的冰雪旅游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新疆冰雪游如何增强竞争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结合材料,就新疆冰雪游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图14为世界某区域图
(1)简析图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读图11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甘蔗种植气候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糖业基地,其中包括全国压榨能力最大的顺德糖厂(日榨5500吨)和现代化的江门甘蔗化工厂(日榨4500吨),该地区糖厂经济效益高于广东省内其他糖厂。
(2)说出珠江三角洲糖厂经济效益高于广东省内其他蔗区糖厂的主要原因。
(3)据图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自然条件。(8分)
福建省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该省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喷水、建防护林等方法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
(4)任选一种方法,简析其地理原理。
(5)说明建设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