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20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实验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短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从而使实验室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加热使DNA双链间的__________键完全打开,称为________;而在细胞中是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2)如果只需要大量克隆模板DNA中间的某个特定区段,应该加入________种特定的引物。当温度降低至55 ℃时,引物与两条“舒展”的模板的特定位置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只能在引物的________端连接脱氧核苷酸,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____________。
(3)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酶之外,至少还有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由________自动调控,后者则靠____来维持。
(4)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如果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四次之后,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是两种免疫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图。图乙是细胞内“囊泡运输”、突触处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A指的是___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机体内的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与抗体加工、运输直接有关的细胞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B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细胞结构M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细胞A、细胞B共有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
①DNA复制②基因的表达③逆转录④合成ATP
5.图乙中囊泡运输是所有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物质运输方式,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的细胞器主要有___
6.神经细胞在囊泡运输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图乙中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是______;突触后膜通常指该神经元的_____膜。从图中信息分析,此时突触后膜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

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

人体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其含量有关。

正常人体细胞外液酸碱度的变化维持在一个较狭小的范围,通常接近

两栖类中某些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似。现把某种蛙的蝌蚪置于在2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其雌雄比例约为1:1。但如果把此蛙的蝌蚪放在3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则全部发育成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雌性蝌蚪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
一对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1)取一对双亲产生的足量的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如下处理:
实验组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具有__________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装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统计。
(4)预期的结果与分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研究结果支持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这一结论,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20℃环境下发育的后代性别有_________种。
(6)基于上述结论,有人担忧温室效应加剧等的环境变化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说明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