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重结晶法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时,将样品配成饱和溶液并放入蒸发皿中蒸发,当只剩下少量溶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0.1 mol▪L—1一元酸A和1 mol▪L—1一元酸B分别与总表面积相同的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时,发现前者放出H2的速率大,可以证明A的酸性大于B |
C.准确度体现了测定结果的再现性,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的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
D.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是一种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能用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CaO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g)+3C(g),下列四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正反应速率 |
逆反应速率 |
|
A |
v(A)=2mol/(L·min) |
v(B)=2mol/(L·min) |
B |
v(A)=2mol/(L·min) |
v(C)=2mol/(L·min) |
C |
v(A)=1mol/(L·min) |
v(B)=2mol/(L·min) |
D |
v(A)=1mol/(L·min) |
v(C)=1.5mol/(L·min) |
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 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mol·(L·min)-1 |
B.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 |
C.该可逆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 |
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可生成2mol NH3 |
B.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就达到了这一条件下的最大限度 |
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 |
D.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原平衡状态不会被破坏 |
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 |
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
C.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
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
N2(g)+3H2(g)2NH3(g)
起始浓度/mol·L-11.03.00.2
2s末浓度/mol·L-10.61.81.0
4s末浓度/mol·L-10.41.21.4
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s末氨气的反应速率=0.4mol·(L·s)-1 |
B.前2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4mol·(L·s)-1 |
C.前4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3mol·(L·s)-1 |
D.2s~4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2mol·(L·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