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一包花生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 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 心想:                 。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意林 少年版》 2010年第4 期,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 分)
①         —筹款遭拒—②        —③        —富翁来访—得到善款
阅读第⑥段,按要求答题。( 3 分)
(1)划线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
(2)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镇长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3 分)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链接材料中受助者家长的看法。(字数不超过80字)(4 分)
【链接材料】丛飞,深圳著名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丛飞身患重病后,曾接到受助者家长的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当对方得知丛飞正患病住院没钱继续捐助时,就问:“那你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飞行汽车就要来了

①令人头疼的交通堵塞,在很多国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碰到拥堵,人们总是会想,如果能给汽车插上翅膀飞过去该多好!现在,梦想中的飞行汽车很快就要上路了。据英国媒体报道,荷兰PAL﹣V公司日前接受了全球首批90辆商用飞行车订单,计划于明年底交付使用,这标志着飞行汽车将开始进入实用领域。

②这款名为“自由”的飞行车可谓创新力十足,而且完全符合现行的安全标准。第一批飞行车被称为“先锋版”,不仅外现独特、内饰舒适,而且技术含量颇高:车身由碳纤维、钛和铝材料制成,重量仅为680公斤,而一般的轿车重量大都在1000公斤以上。在陆地行驶模式下,这款汽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一箱油可以跑1315公里;而在飞行模式下,最高时速可达180公里,一箱油的续航里程为500公里左右。这款两座产品从三轮摩托车型的道路模式转变为自转旋翼机模式,只需要10分钟。230马力的四缸引擎动力强大,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8秒。引擎既是汽车的驱动装置,也可摇身一变成为“飞行器”的后置推进器。

③其实不单荷兰,世界上有不少公司都在研发飞行车。早在2009年,世界首辆飞行汽车就在美国实现了首飞,而荷兰的这款“自由”飞行汽车算得上是第一款真正走入人们生活的两栖车。不过,眼下这款飞行汽车仍存在局限和短板。一是价格太贵。目前在售的“先锋版”价格近60万美元,令一般消费者望而却步,随后将生产的最低配置型汽车也要卖到40万美元。二是对驾驶的要求较高。飞行汽车结合了汽车和自转旋翼机的特点,因此要驾驶这款飞行车,必须得同时拥有驾照和运动飞行员执照,这势必会限制人群的适用范围。三是安全性还有待欧洲航空安全局的检验和认证。尽管如此,这仍称得上是汽车形态方面一个质的飞跃,为未来的出行方式打开了新的疆域。

④人类的变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是最早造率的国家之一,很早就有夤帝造车的记载,在机械动力驱动车的时代来临后,西方的造车技术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今,交通领域正在经历着史上最大规模的变革:从磁悬浮列车到超级高铁(胶囊高铁),从电动汽车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创新不断挑战人类的想象空间。从动力方面看,燃油汽车已呈现被新能源汽车取代之态;从空间上看;单轨索道、空中汽车已然跳脱了拥挤的路面,开始向空中延伸。

⑤当科技的进步遇上人们的现实需求,总会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20世纪40年代,当汽车、航空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之后,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曾大胆预言:飞行汽车早晚会出现,今天,福特的预言很快将得以实现。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②③段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飞行汽车在生活中应用、推广存在哪些困难。

(4)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世界首辆飞行汽车于2009年实现首飞,标志着飞行车已进入实用领域。

B.世界上不少公司都在研发的飞行车是一款四缸引擎的两座三轮摩托车。

C.目前在售的“先锋版”价值60万美元,远超出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D.如今,人类的交通工具在动力方面和运行空间方面正经历着巨大变革。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绿雁

①他是一位乡村邮递员,衔着我的好消息,经十三公里乡村机耕道向我扑来的绿雁。我叫他吴老师,他叫我小罗。自从我开始热衷于把稿件拜寄给远方,美美的期待就鹄望于每一天,思绪随着昊老师的来去而起落如潮。

②我多么欢喜看到邮车轮毂翻飞的样子,多么欢喜听到“报纸哦﹣﹣书信﹣﹣来了哦!”这叫卖似的吆喝时常激起我的喜悦,也曾落下无所得的黯然。这种情绪也辐射着吴老师,当我有信件的时候,他就会一脸笑容地向我走来,一边拂开额头上稀疏的白发,一边掏出信件,两手端举,奉在我手中,他不说过多的话,只是呵呵笑着。然后驾起他皮色斑驳,叮当嘶鸣的老铁马,举起的左手向后摇摇,是向我作别,更是策马奔驰……

③然而近年来,我总把这份期望重重地压在心底﹣﹣吴老师不利落了,来去不再准时、人们说他打零工摔断了三根肋骨,我询问原因,人们摆摆手,用嘴角抿着轻笑。每每想打个电话问问,问问他的身体,更问问我的信件,但终以叹息之声作罢。我知道我无法再期待这个报喜者,原本的喜悦一旦被时间长期过滤,也变得犹如嚼蜡。我甚至想过行使追究的权利,叫吴老师吃亏,叫这匹墨绿的驽马没过冬革吃,可是晓得个中情由的人又摇摆手,仍然用嘴角抿着轻笑。

④吴老师本是小村庄的代课老师,过着半工半农的营生,一干就是十年。四十岁的时候被聘请到乡镇工作,然而人算莫如天算,十五年后因文化、年龄等原因遭到清退,领了不过万元的一次性补偿金,走了,带走了委屈和无奈,回到邻居的冷言冷语之中。雪上加霜的是,吴老师有一个弱智多病的妻子,还有一双七十多岁的老丈母,膝下又没有子女。想到他这样的家境,我也便不再忍心追究了﹣﹣但凭他现在的情况,恐怕在这一行也干不久了。

⑤可是,希望的火苗行将熄灭之时,吴老师又来了。“小罗,你的信,好像是一本大大的书。”没有吴老师那熟悉的呵呵声陪衬,我觉得是在做梦。“小罗﹣﹣”这声音十分微弱,在我耳边徘徊,又忽隐忽现。他双手端举着一个信包。他头发花白而稀疏,他的头很小,整个就像一个倒扣的白色斗碗,颧骨尖耸,眼睛,这是斗碗上不可修补的缺口

⑥“吴老师﹣﹣”

⑦“小罗﹣﹣”

⑧有一瞬间,我几乎忘了那个我日夜挂惦的信包。现在我接住它﹣﹣

⑨“吴老师﹣﹣”

⑩“小罗﹣﹣”吴老师笑了起来,但那呵呵之声没有跟上来。

⑪从那以后,我几个月没收到信件了,直至那天,一辆崭新的四轮机动邮车大声武气驶进单位院坝,让我确认了:吴老师确实不会再来送信了。

⑫原来,为了贴补家用,吴老师当邮递员的同时,不顾劝阻,执意到小砖窑背砖,每趟背砖50块,往返2公里,1元钱。这种高强度的劳作,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常常吃不消,而他瘦弱的身躯显然无法负荷。不几天,吴老师像一棵枯树一样折了,弄断了三根肋骨……

⑬现在,连邮递员工作的每月二百六十元补助金也泡汤了。

⑭我突然想到,那次吴老师送来那本大大的书,或许是他邮递生涯的最后一站了。我又想到,吴老师一定时时关注着我的每一次信件,充当着我的第二双眼睛,因为他说我是大文化人的时候,那浑浊的眼睛就像父亲一般温暖。

⑮万幸的是,不久又有消息,吴老师的双老已经被民政部门安置在了福利院,他的妻子虽然有病有痛,但能吃能笑,能跟在吴老师左右。而吴老师因为对弱病家人的不离不弃,受到特别嘉奖,被安排到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

⑯今年3月,我因公去了一趟福利院,当我再次看到吴老师的时候,他已经把白发梳成了小偏分,干净而精神,腰杆也直了些,见了我,突然端直了双手,呵呵笑着说:“小罗,来接喜﹣﹣”我一愣,立正,接过了他手中并不存在的“信包”。我们都笑了。

⑰我们喝着茶聊着天,聊他的生活,聊我的写作。他很想表述些什么,可没能说出来,但我知道吴老师想说的话是:做文章就要像送信一样诚信,像照顾家人一样温暖

【注释】①眍䁖(kōu lou ):眼珠子深陷在跟眶里边。

(1)阅读选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有关吴老 师的故事情节。

吴老师时常给“我”送来有差稿件的信件→①  →②  →③  →在福利院,吴老师与“我”聊生活、聊写作。

(2)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然后驾起他皮色斑驳,叮当嘶鸣的老铁马,举起的左手向后摇摇,是向我作别,更是策马奔驰……

(3)理解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我知道我无法再期待这个报喜者,原本的喜悦一旦被时间长期过滤,也变得犹如嚼蜡。

(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中的吴老师和“我”都是善良的人。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他们的善良分别表现在哪里。

(6)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选文第①段中“向我扦来的绿雁”指吴老师,第③段中“墨绿的驽马”指吴老师的邮车,两者都能传达出“我”当时的情感。

B.由选文第③段两次写“人们摆摆手,用嘴角抿着轻笑”,可以看出吴老师生活在别人的讥笑中,是一个孔乙己式的悲剧人物。

C.选文第④段是插叙,交代了吴老师的身份、家境和不幸遭遇,也解释了他“摔断三根肋骨”的原因。

D.选文第⑰段画线句,既写出吴老师对“我”的期望,也表达了“我”对吴老师的赞美,点明了主旨。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各题。

成由节俭败由奢

①俭,即节俭,不靡费。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

②首先,俭可以治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立刻命人将它捣毁,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

③其次,俭可以持家。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疾,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将以矫世也。”(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以俭教子,家风淳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却婉言谢绝了景公赏赐他的骏马豪车。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

④再次,俭可以修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而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

⑤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原文有改动)

(1)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2分)

(2)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3)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而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选文第②~④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

(5)下面两则材料哪一则适合充当选文第②段的论据?说说理由。(3分)

【甲】隋炀帝依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后,为了出游更舒适方便,他特意建造了高大华丽的“龙舟”。每次出游,他都要带着数十万随从,还下令沿途百里内的百姓都要贡献食物,劳民伤财。他的奢靡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亡国。

【乙】清代和珅,凭借乾隆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利,肆无忌惮地索取贿赂,盗窃国库,财富多到了难以统计的程度,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嘉庆即位后,和珅被绳之以法,身败名裂。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各题。

数字阅读呈井喷之势

①2017年4月14日~15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数字化浪潮正在开启一扇通向全民阅读的大门,我国数字阅读正呈现井喷之势。

②据《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突破3亿,年增长达12.3%,其中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有60.3%的用户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内容付费,这其中,70%的用户每次阅读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另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其中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达到3.33亿,而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新闻的用户更是达到6.14亿。

③就我国数字阅读的现状来看,除了数量迅速增长外,其内容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仅2016年就有近六成的热播剧改编自数字阅读平台的作品。

④数字阅读之所以能呈现井喷之势,主要得益于信息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为数字化阅读注入发展的动力。另外,人工智能、网络直播、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与数字阅读相结合,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促进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迅速增长。例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的构建,使得书不仅仅能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2016年,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这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融入增强现实技术的图书,由于形象生动、互动性强,成为了儿童图书的新亮点。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也推动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持续增长。

⑤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数字阅读在助力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开始辐射并融合到影视、游戏、动漫等更为广阔的数字内容产业。

⑥作为新型阅读方式,我国数字阅读必将掀起全民阅读的新浪潮。

(原文有改动)

(1)选文主要从三方面对我国数字阅读加以介绍,请结合选文补全说明内容。

    →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前景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选文第④段划线句“例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的构建,使得书不仅仅能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2016年,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选文第⑤段“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左右”一句,有人认为,加点的“左右”一词去掉之后表意更准确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谈谈理由。

(5)有的同学想要在假期里阅读《红楼梦》,“听书”和“纸质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你会建议他选择哪一种?结合选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这样推荐的理由。(至少写出两个理由)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各题。

爱,其实很简单

①深冬的一天,我乘52路电车回学校。车厢里不算拥挤,有人蜷在座位上,有人低头摆弄着手机。我在车的后门口站着,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花白的头发、粗糙的皮肤、褪了色的军大衣,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她把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子放在过道上,脏兮兮的,我皱皱眉头,下意识地把脚挪了挪。

②离学校还有一站,车门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噤。上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向车厢里张望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空座,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

③老妇人突然站了起来,招了招手:“来,小伙子,过来坐。”我不由得一怔,这老太太,竟然要给小伙子让座,真有意思!我往旁边瞄了一眼,发现周围人也纷纷投以异样的眼光,老妇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也许她马上就要到站了吧,可我分明在她旁边都站老半天了,要让座也应该先让给我呀!

④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一边道谢,一边坐下。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这老太太,心倒是挺细的,不过这一车的人,怎么就显出她来了,真是的!我不由得撇了撇嘴。

⑤到站了,我匆匆下车。好大的风啊,我把围巾重新裹紧,正待要走,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姑娘,俺跟你打听一下,到省立医院还有几站?”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那个老妇人。

⑥“省立医院?”真是莫名其妙。这老太太,没到站就把座让给别人,结果还下错了车,简直是有毛病!看着她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气,“还有两站呢,你怎么现在就下来了?”

⑦老妇人似乎没有在意我冷冰冰的语气,咧嘴笑了:“呵呵,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你这么大岁数,要让座也轮不到你去让啊!再说,就算让座也没必要没到站就下车啊!”我越发怀疑起她的智商。

⑧“姑娘,你不知道,看他走道那么费劲,俺就想起了俺那住院的儿子,都是妈的孩子,看着心疼啊!”老妇人哧溜了一下鼻子,“俺这么一大把年纪给他让座,他在旁边坐着肯定不自在。反正这电车一会儿一趟的,俺就说到站了,就下了车。”

⑨我一下子愣住了,呼啸的寒风吹进我张大的嘴里,我却感觉到心中有一股暖流随风涌动,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到她还吃力地拎着那个大编织袋子,我赶忙伸出手来想帮她一把,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

⑩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出自母亲的本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别人的孩子;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高贵,高贵到在施爱的同时仍惺惺相惜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才是爱的真谛啊。

(原文有改动)

(1)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2分)

匪夷所思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3)第④段写道“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前文有两处动作描写对此做了暗示。请找出相关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分)

(4)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老妇人身上最让你感动的一点是什么。(2分)

(5)选文第⑨段划线句“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6)阅读第⑩段,结合加点词“简单”和“高贵”的含义,说说你对“爱的真谛”的理解。(4分)

(7)假如文中的小伙子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用第一人称写出他的心理活动。(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