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禹的父亲)筑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这表明当时(   )

A.宗法制逐步形成 B.分封制雏形形成
C.夏朝疆域基本固定 D.国家机器雏形产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川的一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应该产生于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清朝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最可怕的事”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让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破除封建束缚 B.女子入学,普及近代教育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