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4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两个转轴间的距离L=4m.竖直光滑圆弧轨道CD所对的圆心角θ=370,圆弧半径r=2.75m.轨道末端D点切线水平,且紧贴水平转盘边缘上方.水平转盘半径R=3.6m.沿逆时针方向绕圆心匀速转动.质量m=lkg的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将物块轻放到传送带右端,物块从左端水平抛出,恰好沿C点的切线滑入CD轨道,再由D点水平滑落到转盘上.滑块落到转盘上时的速度恰好与落点的线速度相等,滑块立即无相对滑动地随盘转动.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过程的位移x(相对于地面);
(2)传送带的上表面到水平转盘的竖直高度H;
(3)物块随转盘转动时所爱摩擦力F的大小.
如图,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 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2,求:
(1)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若将F1撤出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多大?
(3)若将F2撤出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多大?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其 7 s内的位移比5 s内的位移多25 m,
求:(1) 物体的加速度;(2) 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
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图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的示意图。赛道光滑,FGI为圆弧赛道,半径R = 6.5m,G为最低点并与水平赛道BC位于同一水平面,KA、DE平台的高度都为h = 1.8m。B、C、F处平滑连接。滑板a和b的质量均为m,m = 5kg,运动员质量为M,M = 45kg。
表演开始,运动员站在滑板b上。先让滑板a从A点静止下滑,t1=0.1s后再与b板一起从A点静止下滑。滑上BC赛道后,运动员从b板跳到同方向运动的a板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 = 0.6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运动员与a板一起沿CD赛道上滑后冲出赛道,落在EF赛道的P点,沿赛道滑行,经过G点时,运动员受到滑板a的支持力N = 742.5N。(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 = 10m/s2)
(1) 滑到G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大?
(2) 运动员跳上滑板a后,在BC赛道上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 从表演开始到运动员滑至I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了多少?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0kg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右侧是一段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m的1/4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点相切.车右端C点固定一个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弹簧左端恰与水平轨道上B点相齐。一质量m=1.0kg的小物块从圆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车
B部分与小物块间摩擦系数为μ=0.2,其余各部分摩擦不计。已知
B的长度L=1m, g取10m/s2.求:
(1) 小物块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2)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 小物块最终离小车B点的距离。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倾角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 = 0.10kg,小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A点到斜面底部B点的距离L = 0.50m,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小物块滑过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时无机械能损失。求:
(1) 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 BC间的距离;
(3) 若在C点给小物块一水平初速度使小物块恰能回到A点,此初速度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