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国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让:谦让。 |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役反:从(齐国)回来完差。 |
C.请成越王曰:……请成:请求跟……讲和 |
D.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君:统治,治理 |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
B.伍员貌忠而实忍人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
C.越其可逆天乎倔生下,故久立与其客语 |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
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方直谏的一项是 ( )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
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
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 ‘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
D.范蠡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2)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
(3)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寻擢监察御史,累迁中丞。
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计不轨。彦范谏曰:“昌宗谬横恩,苞祸心,亿测天命,皇神降怒,自擿其咎。逆而不诛,社稷惧亡。请付三司①考治。”不纳。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彦范进曰:“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宫掖,修阴教以辅佐天子。”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纳。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寻出为洺州刺史,改濠州。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
【注】①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主刑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请付三司考治考 :审查,拷问 |
B.修阴教以辅佐天子修:讲习 |
C.而韦后雅为帝宠畏雅: 娴雅 |
D.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朝:上朝,朝见 |
下列语句,能体现桓彦范以国事为重的一组是( )
①以门荫调右翊卫②逆而不诛,社稷惧亡
③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④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
⑤榜于道,请废之⑥遂流瀼州,禁锢终身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③⑤⑥ | D.①②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彦范向武则天弹劾张昌宗的不轨行径,但是他的上疏,如同泥牛入海。 |
B.桓彦范等率御林禁兵斩关而入,杀死易之等,逼武则天归还帝位给中宗。 |
C.桓彦范被加官特进封扶阳郡王![]() |
D.桓彦范被贬为濠州刺史,又遭武三思陷害,被终身流放到瀼州,途中被武三思假托君命派人杖杀。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
⑵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同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摘自《宋史•杨业传》)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事刘崇事: 侍奉 | B.尝购求之购: 购买 |
C.帝以业老于边事老: 老练 | D.身被数十创被: 遭受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3分)
①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⑥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④⑥ | D.②③⑤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并非贪生怕死。 |
C.杨业先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后因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提振士气,决定率先出战。 |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3分)
(2) 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为什么说“不得中行”的时候就要与“狂狷”者交往?
请你再各举一个狂者和狷者的例子,并说明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①。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 中郎:指东汉蔡邕。邕好辞章,精音律,亦工书画。因他曾官左中郎将,故称蔡中郎。②锾huán : 古代重量单位,或说等于六两,或说等于六两半。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清议:正直言论 |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定罪 |
C.乃假所善王将军,假:假借 |
D.侯生下第下第:乡试未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姬为其养女不足为外人道也 |
B.以金三百锾以勇气闻于诸侯 |
C.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D.开府惭且怒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姬传》,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不仅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风度,更突出写了她的见识和品格。 |
B.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削职后退居金陵,想让侯生从中斡旋,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遭到正人君子的抨击。 |
C.李姬及时识破阉党余孽的诡计,劝说侯方域拒绝阮大铖的利诱。她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 |
D.《李姬传》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2)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3)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题3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选自《孟子》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媒人去数日;⑤识盈虚之有数;
A.①② | B.②③ | C.④⑤ | D.②④ |
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B.以五十步笑百步 |
C.申之以孝悌之义 | D.然秦以区区之地,序八州而朝同列 |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填然鼓之 | B.树之以桑 |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D.谨庠序之教 |
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尽。 |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蓄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说明梁惠王对国家治理还没有尽心。 |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道理和措施。 |
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①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