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蛋白质、食盐、稀有气体、干冰、熟石灰”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的是 。
(2)请从H、C、O、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②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 ;
③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 ;
(3)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4)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1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至40℃
(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b(选填“>”“<”或“=”)。
如图是
的溶解度曲线,A,B,C代表
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溶液,请回答:
(1)A,B,C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是.
(2)将C点溶液转化为B点溶液时,溶液温度应该降至℃.
(3)保持溶剂质量不变,将18.55gA点溶液降温至10℃,可析出
g.
(4)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30 |
60 |
90 |
溶解度/g |
35.7 |
36.3 |
37.3 |
39.0 |
25℃时,将含
,
各40g的固体混合物投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加热至50℃(溶剂质量保持不变),最终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2)煤燃烧排放出的、,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根源.
(3)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可吸入颗粒物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以下途径中,产生PM2.5的相对较多的是(填字母编号).
a、汽车尾气;b、道路尘土;c、煤炭不完全燃烧排放出炭粒;
(4)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目前已采取将煤气化的措施,此过程可看做是碳和水反应生成分子个数比为1:1的可燃性气体.请将其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请用化学符号回答: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水在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3)生理盐水在医疗上常用于补充体液和洗涤伤口,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4)碱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选用装置B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装置代号,下同).
(4)图2气体的发生装置中,在制二氧化碳时能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效果的是.
某气体可能含有
、
、
和
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和吸收)实验过程中装置
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装置
中增重5.4
,装置
中增重6.6
.
(1)装置
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2)装置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有(填序号).
①
②
和
③
和
④
和
⑤
和
⑥
、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