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
的溶解度曲线,A,B,C代表
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溶液,请回答:
(1)A,B,C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2)将C点溶液转化为B点溶液时,溶液温度应该降至
(3)保持溶剂质量不变,将18.55gA点溶液降温至10℃,可析出
(4)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30 |
60 |
90 |
溶解度/g |
35.7 |
36.3 |
37.3 |
39.0 |
25℃时,将含
,
各40g的固体混合物投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加热至50℃(溶剂质量保持不变),最终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中国制造,让世界瞩目!
(1)航天: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 (填“高”或“低”)。
(2)交通:制造港珠澳大桥需要大量的钢铁,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
(3)冶炼:我国湿法炼铜很早就有记载,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是 。
(4)应用:随州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代表了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较高水平,青铜是铜锌合金。现有铜锌合金质量20克,与1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学习化学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但是硬水不仅对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诸多危害,生活上可以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精准扶贫使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地区也使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使用后关闭阀门即可灭火,其原理是 。
(3)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餐饮行业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禁管令"就此诞生。"禁管令"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 |
白色污染 |
B. |
酸雨污染 |
C. |
臭氧空洞 |
D. |
噪声污染 |
(4)"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 6H 11NH 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环己胺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请从H、O、C、N、Cu、Na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 ;
(2)铵根离子 ;
(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4)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
(5)属于有机氮肥的是 ;
(6)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某同学发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有规律可循,画出了如图思维导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D、E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物质中的一种,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D的俗名为纯碱,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取A和C的混合物ag与足量的B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G的最大质量应小于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 3、CO 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NaCl+CO 2+H 2O+NH 3═NaHCO 3↓+NH 4Cl,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 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 4Cl、NaCl、NaHCO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
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
B. |
溶剂的质量:甲<乙 |
C. |
溶液的质量:甲>乙 |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
故填: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