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唐代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棋 鬼
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会:相约 |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已:停止 |
C.父愤悒赍恨而死赍:怀着 |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系:捆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公礼之,乃坐 | B.及其死也,见弈又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
C.酌之以酒,亦不饮 | D.自晨至于日昃 |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于今七年矣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 B.②⑤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
翻译
①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
②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9分,每小题3分)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籍:登记 |
B.坐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 |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第:府第宅院 |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举:被举荐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逐吏而代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B.帝即位,斥以予民作《师说》以贻之 |
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不如因善遇之 |
D.万言诉于帝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4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4分)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人。事继母以孝闻,亲殁,庐墓终丧。宪宗初,擢左补阙。礼部尚书李绛请间言:“古帝王以纳谏为圣,拒谏为昏。今不闻进
规纳忠,何以知天下事?”帝曰:“韦处厚、路隋数上疏,其言忠切,顾卿未知尔。”由是中外推其靖密。穆宗立,为翰林侍讲学士。处厚以帝冲怠不向学,即与路隋合《易》、《书》、《诗》、《春秋》、《礼》、《孝经》、《论语》,掇其粹要,题为《六经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览。帝称善,并赐金币。张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盐,笼天下之财。宰相不能诘,下群臣议,处厚发十难诮其迂谬,平叔愧缩,遂寝。
敬宗初,李逢吉得柄,构李绅,逐为端州司马。其党刘栖楚等欲致绅必死,建言当徙丑地。处厚上言:“按绅先朝旧臣,就令有过,尚当祓瑕洗衅,况被谗乎!”绅繇是免。方天子荒暗,月视朝才三四。处厚入见,即自陈有罪,愿前死以谢。帝曰:“何哉?”对曰:“臣昔为谏官,不能死争,使先帝因畋与色而至不寿,于法应诛。然所以不死者,陛下在春宫,十有五矣。今皇子方襁褓,臣不敢避死亡之诛。”帝大感悟,赐锦彩以慰其意。
后禁中急变,文宗绥内难,犹豫未即下诏,处厚入,昌言曰:“正名讨罪,何所避讳哉?”遂奉教班谕。无违旧章者。帝虽自力机政,然骤信轻改,摇于浮论。处厚尝独对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使待罪宰相,凡所奏可,而中辄变易。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见纳,宜先罢。”即趋下顿首,帝矍然曰:“何至是?卿之忠力,朕自知之,安可遽辞以重吾不德?”处厚趋出,帝复召问所欲言,乃对:“近君子,远小人,始可为治。”
大和二年,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处厚姿状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夺。刚于御吏,百僚谒事,畏惕
未尝敢及以私。推择官材,往往弃瑕录善,时亦讥其太广。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掇其粹要掇:通“缀”,连接 |
B.李逢吉得柄,构李绅构:陷害 |
C.使先帝因畋与色而至不寿畋:打猎 |
D.文宗绥内难绥:平定 |
下列选文中的文句与后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天下事一言以蔽之 |
B.为翰林侍讲学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C.遽辞以重吾不德申之以孝悌之义 |
D.处厚姿状如甚懦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处厚沉静缜密,为人们推崇。他多次上秦折给皇上,所言忠诚恳切,但他不事张扬,以至礼部尚书李绛误以为皇上听不到忠谏。 |
B.韦处厚忠心耿耿。穆宗皇帝不喜欢读书,韦处厚就摘录《易》《书》《诗》等书中的精华,呈献给皇帝,希望对皇帝有所帮助。 |
C.韦处厚敢据理力谏。当李逢吉的党羽想置李绅于死地,建议把李绅流放到荒蛮之地时,是韦处厚据理力争,使李绅免于被流放。 |
D.韦处厚为人刚直,受皇帝及人们敬重。因敬畏他,百官在禀告事情时不敢掺和私情。但韦处厚在用人方面因善邪不分又被人们讥笑。 |
把文言文中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盐,笼天下之财
(2)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见纳,宜先罢
(3)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善恶恶恶:憎恨,疾恨 |
B.徒为生民之患患:担忧 |
C.士诚器小器:器量 |
D.燕都既举举:被攻占 |
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安吾民斧斤以时入山林 |
B.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蟹六跪而二鳌 |
C.志骄则好生事水至清则无鱼 |
D.以为之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体现朱元璋“料敌如神”的一组是
①统一方夏,纬开经文②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
③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④友谅志骄,士诚器小
⑤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⑥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克
A.②④⑤ | B.③④⑤ | C.②⑤⑥ | D.①③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答:
⑵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答:
⑶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②,睾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③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也。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选自《列子④·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圹:坟墓。③徼:求取。④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著作之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适卫适:到;往 |
B.逆之垅端逆:阻挡 |
C.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了解 |
D.矜巧能,修名誉矜:夸耀;自得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生无所息某所,而母立于兹 |
B.君子息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面之而叹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D.乃仰而应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下列叙述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
C.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
D.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
②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
③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0 分)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 分)
汉氏已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死万万无恨!(韩愈《与孟尚书书》)“杨墨”指我国哪两位思想家?
用自己的话概括韩愈“万万无恨”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