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的货物出口额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所出口的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2010年,中国有54家企业进入了全球财富500强,甚至拥有了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却很难找到几个全球叫得响的品牌。
材料二:201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大会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副度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为什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住院期间,他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辞是“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1)林俊德为什么会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林俊德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广东省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表明,“学习”已经成了中学生生活的主题,他们的快乐、烦恼全都因学习而起。中小学生眼中最快乐的事情是“学习成绩好”;而最让中小学生烦恼的一系列事件中,“学习成绩不好”排在第一位。
(1)学习中有苦更有乐。请谈谈你在学习中的苦和乐。
(2)初中学习阶段,经常有人因学习成绩不好而烦恼。为了让他们化烦恼为快乐,真正地享受学习,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写出四条即可)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已经闭幕,但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仍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什么样的城市会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讨论。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参与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同学认为: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城市。一个“和谐城市”,要从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1)请你描绘你心目中的和谐城市和社会。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构建和谐城市和社会。
第二组同学认为: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创新的城市。科技和创新,使得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在当代,科技创新对城市乃至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第三组同学认为: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文明的城市。创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提高市民的素质应该作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中学生也应在与社会的交融中塑造与强化自身的素质。
(3)请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提高素质,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至少回答2点,共4分)
“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货柜车运输公司老板,一位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的志愿者,一位在地震灾区奋战3个月的志愿者,最后倒在了热心公益的路上。香港各大媒体高度评价了阿福的壮举,称赞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阿福的行为。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3)怎样用实际行动向阿福学习?
今年的9月18日是“9·18”事变82周年,适逢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激化,这注定了历史的伤疤要被揭开,尘封的记忆要被唤醒。在这一天,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的纪念活动,“勿忘国耻”、“保卫钓鱼岛”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保卫钓鱼岛”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整套部署周密严谨,且国内国外、外交经济军事全面配合的大行动。这次行动吹响了汇集人心、凝聚全民族力量。
看图并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
(1)国人的“保钓”行动和纪念“9.18”活动都是源于什么?请做简要阐述。
(2)对于“保钓行动”你坚持什么立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3)对“保钓”行动中的焚烧日本国旗、烧悬挂日本商标的汽车和冲击日本开设的工厂、商店等行为,你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