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 “木桶效应 (组成本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题。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如果用a表示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
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有关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不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 |
B.环境人口容量以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估算指标 |
C.人口合理容量仅是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人口数量 |
D.环境人口容量通常是一个警戒值 |
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2、图3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A.③④ | B.②⑤ | C.①④ | D.②⑥ |
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东风带 | B.西风带 |
C.副极地低压带 | D.副热带高压带 |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
C.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 |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图”,插图为L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C.甲地吹偏东风 | D.乙地吹偏北风 |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L地为“向斜成谷” | B.R1可自流输水 |
C.近地面气流辐散 | D.R2西流补给R3 |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沙漠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④② | D.③④ |
读某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与图2区域相比较,图1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交通便利 | B.劳动力价格低 |
C.政策扶持力度小 | D.科技水平低 |
图示两区域共同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大漠孤烟 | B.海上明月 | C.林海雪原 | D.飞瀑流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