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根据下列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该书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主张?后来哪一派别实践了这一主张?
(2)材料二是谁的译著?请你推断他是那一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他们领导的政治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指导思想叫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功绩?
(4)以材料四为主要阵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1918年开始该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6)上述材料中各阶级的探索结果怎样?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弟子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 任高官。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做官。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这种制度正式诞生于何时?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唐朝时期延续并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试举唐太宗、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二 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请你就如何促进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 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2)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
(3)电视剧《西斿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一个历史人物原型创作的?他为唐朝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制度。
——《大英百科全书》
材料二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有一次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哪种制度?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朝时这种“选举制度”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3)请你说说唐朝统治者对这种制度是如何完善的?
(4)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语句出自于哪个皇帝?其治国思想吸取了哪个朝代的灭亡教训?
(2)材料二中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称哪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为“人镜”?
(3)材料三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
(4)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这位历史人物的统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1)大运河是谁在位时期开通的?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3)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