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短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解释下列划线字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郑人犯了个什么错误?(2分)
《郑人买履》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外文言阅读。(共12分)
勉过子读书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今有二人焉,皆有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qì)于涂者数(shuò)焉,则穷日之力,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驾,马良车驶,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呜者矣。故夫车马者,质也;作辍,其勤堕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但恐始勤终随②皆有百里之适
③马瘠车敝,④其必先于鸡鸣者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
②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几个关于“勤”的名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⑷执策而临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人才和对统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看来,“千里马”和“伯乐”谁更重要?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望其旗靡( )会匈奴大入塞( )
俄而,斩首数百级( )范兵不敌( )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虏 众 盛而 范 兵 不 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理1分)
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
阅读理解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嗜:________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__________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惧而谋诸医(谋划) |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
C.疾未易为之(变换) |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 |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
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
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