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薄膜属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片断为…—CH=CH―CH=CH―CH=CH―CH=CH―…由此判断合成导电薄膜的单体(也叫原来反应物)为( )
A.乙烯 | B.乙烷 | C.乙炔 | D.己烯 |
2009年5月15日是我国第1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试纸 ③碘化钾淀粉试纸 ④淀粉 ⑤食糖 ⑥食醋 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 | B.③⑥ | C.②④⑥ | D.①②④⑤⑦ |
下列实验设计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
A |
检验Fe(NO3)2试样是否变质 |
试样加水溶解,加盐酸酸化,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
B |
检验某卤代烃是否是氯代烃 |
试样![]() ![]() ![]() |
C |
证明酸性条件H2O2氧化性比I2强 |
NaI溶液![]() ![]() |
D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硝酸钾 |
试样![]() ![]() ![]() ![]() |
下列化学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量筒量取20.00 mL 0.10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 |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
C.用重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
D.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气体 |
用稀硫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任何一种作为试剂,均可鉴别的一组试剂是
A.NaCl和Na2CO3 |
B.BaCl2和FeCl2 |
C.FeCl2和FeSO4 |
D.Al2(SO4)3和AlCl3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用加入足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确定溶液中有![]() |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