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 B.图②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 C.图③表示在1L 1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 |
| 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与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
|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无色溶液中:Cl-、Na+、SO42-、Fe2+ |
| B.在c(H+)/c( OH-) =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 |
| 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NO3-、Cl- |
|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SCN-、Br-、Na+ |
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应为2I-+2e-="=" I2 |
|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 C.电流表指针为零时,两池溶液颜色相同 |
| D.平衡时甲中溶入FeCl2固体后,乙池的石墨电极为正极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 |
|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4Br-+2Cl2=2Fe3++2Br2+4Cl- |
| C.向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
| D.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进行分离 |
| B.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可用苯进行洗涤、分液 |
| C.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然后干燥、蒸馏 |
| D.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通过NaOH溶液进行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