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归人
(美)爱伦·坡
(1)窗外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2)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远门,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3)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4)“为什么呢?”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5)“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好的,我答应。”她说。
(6)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7)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8)“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9)“我是伤兵,大雪天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10)“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11)“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12)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13)“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14)真睡着了还是假的?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传来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15)“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16)“谁要偷进来吗?”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17)“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这件事怎么可以告诉他呢?她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18)“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19)“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20)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罩。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近去看。“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21)“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美洲卷》有删改)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赏析第(6)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概括它们分别表现了妇人怎样的心理。
哭诉:
迟疑: “丈夫”深夜回家抢劫的结局既让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找出作者在前文埋下的几处伏笔。
结合小说,分析“年轻的妇人”的人物形象。(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壁和制造类固醇激素的主要原料,是我们的生命中须臾不可缺少的。除了我们的肝脏可以合成一部分外,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食物。它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者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后者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降低过高水平的胆固醇血症当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胆固醇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不能将冠心病的预防仅仅寄托在这一点上。【对冠心病来说,改变冠状血管内膜变化比胆固醇的沉积更重要,因为冠状血管内膜损害先于胆固醇的沉积】。胆固醇过高对人体有害,过低的胆固醇水平也潜伏着相当的危险性。美国权威机构通过研究后指出,血清胆固醇若低于1600毫克/升时,能引起脑出血、恶性肿瘤和外伤事故的增加,胆固醇还可能在许多方面给人体以帮助。目前认为血浆高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事件之间的关联程度随着年龄增高而减弱。通过降脂药物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只适合于血清胆固醇极高的患者。
对文中"胆固醇"、"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胆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简称为"高胆固醇" |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为"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为"低胆固醇" |
C."胆固醇"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等于"高胆固醇" |
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是"胆固醇",可简称为"低胆固醇" |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对的是( )。
A.胆固醇的沉积与冠状血管内膜损害有着一定的联系 |
B.对冠心病的预防,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加强对血管内膜的保护 |
C.这句话意在说明高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同冠状内膜受损相比,只 是一个次要因素 |
D.这句话重在说明冠心病的预防不能仅局限在降低过高水平的胆固醇上 |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1)胆固醇的沉积与冠状血管内膜损害有着一定的联系
(2)降低低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3)胆固醇代谢失调,可引发多种疾病,冠心病就是其中之一
(4)人的年龄大小和血浆胆固醇水平高低同冠心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5)高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随着年龄增高,这危险因素反而会减少
A.(2)(3)(4) | B.(2)(3)(5) |
C.(1)(3)(5) | D.(1)(4)(5) |
下列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冠心病病源再探 | B.胆固醇与冠心病 |
C.关于胆固醇的新观点 | D.再说胆固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在古代建筑中,没有任何一种像古希腊和古罗马那样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和联系。
与微型、完美和富于诗意的希腊城邦相比,罗马帝国是冷静、实际和充满着扩张性的。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罗马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它的建筑风格也随着领土的无边蔓延而远播。罗马人后来吞并了已经衰落了的希腊。罗马人不仅迷恋希腊的雕塑和绘画,也对它的建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全面希(腊)化"的时代,他们把希腊的柱子和匠师迁移到了罗马。但是希腊建筑的细腻优美情调显然不符合罗马人的口味,罗马不需要像希腊人那样,诗意地展示它的优美。罗马是君权至上的大帝国,需要足以表现帝国的强大和气魄的建筑,漫步在罗马遗址巨大的柱列间,人们会觉得自己像蚂蚁一样弱小,诗人爱伦坡的诗句"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正是一语道破了这两大建筑风格的真谛。
罗马大斗兽场在艺术成就上被谈论最多的是它的外形。我们知道,希腊建筑是建立在单纯的梁与柱关系的系统之上,希腊人创造了柱式,帕台农神庙就是完美的体现。到了罗马人这里,他们更注重运用拱券,使罗马建筑可以产生复杂的跨度和开敞的室内空间。如果说希腊的建筑是艺术家的创造,那么罗马更类似于工程师的构想。
我们注意到,这座大斗兽场是连接的拱券支撑的,在它的表面,罗马人巧妙地"贴"上了一层古希腊柱式,它在表面虽然只起装饰作用,却好像比拱墩更突出地起着实际支撑的作用。如果你用有关希腊柱式的知识来辨认,就可以看出原来罗马人是如此精通希腊柱式的语言内涵。他们把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层,让人感到它们在有力地支撑着上面巨大的重量。第二层的爱奥尼柱式显然是一种过渡,它们优雅地举起斗兽场院的上半部
分。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后一个承重层,它们华贵的仪态使斗兽场充满生机,好像花环盘绕在斗兽场的顶部。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过渡的顺序,被罗马人恰到好处地发现和运用了。
在大斗兽场的外部造型上,罗马人为了实际的需要把希腊柱式进行了重新拼装,檐部变成了圆形斗兽场的装饰带。我们很容易想像如果没有这些希腊柱式的装饰,大斗兽场将会多么单调和乏味--罗马的工程师借助希腊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他们追求美和文化素养的愿望。在罗马建筑中,希腊柱式一直被当作"形容词"来使用,因为安排得恰到好处,它们往往又好像具有"动词"的意义。更重要的,随着在大斗兽场形体上的希腊柱式组成的网格,展示了罗马建筑的"语法"。罗马建筑借助希腊的语言,表达了它的思想。
下列对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差异和联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建筑呈现的气势与风格上,二者的追求是不同的 |
B.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相比,外形更加复杂多样,融入了更多技术成分 |
C.在追求建筑的美感与文化感上,二者的需求是一致的 |
D.古罗马建筑完全继承了古希腊的实用性,批判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性 |
下面是有关希腊柱式的知识,请根据文意推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柱顶较高,柱头完全被装饰化,如花篮端放,花细腻。
②柱身纤细,如有弹性,呈现一副窈窕有装饰的女性姿态,轻快生动。
③柱身粗壮、质朴、简洁,表现了石材的个性,显示了男性的刚劲和优美。
A.①多立克柱式②爱奥尼柱式③科林斯柱式 |
B.①科林斯柱式②爱奥尼柱式③多立克柱式 |
C.①多立克柱式②科林斯柱式③爱奥尼柱式 |
D.①爱奥尼柱式②科林斯柱式③多立克柱式 |
对希腊柱式"形容词"、"动词"、"语法"意义的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支撑作用结构作用修饰作用 |
B.修饰作用结构作用支撑作用 |
C.修饰作用支撑作用结构作用 |
D.结构作用支撑作用修饰作用 |
根据本文内容,以下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罗马人对古希腊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面希化",并加以改造,终于诞生 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
B.帕台农神庙是一座建立在柱梁关系的系统之上的完美建筑体,是体现诗意美的 古希腊建筑的代表 |
C.爱伦坡的诗句表现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不同风格,也表现了两国人民面对 世界的不同心态与情调 |
D.古罗马大斗兽场副技术的实用性与艺术的装饰性于一体,其建筑语言与建筑思 |
想的完美结合堪称经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健力宝"之所以偏碱性,是由于肌糖元的分解供能。肌肉中肌糖元贮量约有300克,若能全部转化为能量后足可以供踢完一场足球比赛。肌糖元分解释放能量有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两条途径。无氧分解是在没有氧的参加下,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肌糖元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能量;有氧分解是在氧的参加下,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肌糖元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能量。肌糖元无氧分解供应能量的方式,其最大优点是在释放能量时不需要氧参与,这样就使人体能够短时间在无氧条件下运动(潜泳),或是进行时间较长而又非常激烈的运动(如中跑等)。肌糖元无氧分解的产物--乳酸,是一种强酸,乳酸先在肌肉中堆积然后逐渐释放到血液中,使肌肉及血液的PH显著降低。肌肉中PH下降可抑制肌糖元无氧分解过程,同时阻碍神经向肌肉传递兴奋冲动;血液中 PH下降将影响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导致脑、心、肾等许多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肌肉不能维持原来的运动强度,甚至不得不中止运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疲劳现象,难怪20世纪有些生理学家把乳酸叫做"疲劳素"。
堆积在肌肉中的乳酸主要排放在血液中,血液则依靠血液里固有的多种缓冲物质(碳酸氢钠等)把它中和为盐和弱酸,再经肾脏和肺的共同协作把生成的弱酸等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在平常情况下,人体的这套稳定机制足以应付酸性物质的"侵入",但在剧烈运动情况下,血乳酸可以从安静时的9%毫克至15%毫克突然增到200%毫克至250%毫克(中跑),这时血液中贮备的缓冲物质迅速减少(有人研究要减少60%),这套稳定机制也就"回天乏术"了。为了增加运动员抗疲劳能力,有的学者让800米长跑运动员跑前服用碳酸氢钠,结果6名运动员的平均跑速提高了2.9秒。所以,运动前服用碱性物质可增加血液的缓冲能力,可更好地对抗乳酸造成的疲劳,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健力宝"饮料中之所以含有一些碱性物质的奥妙正是如此。
第一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健力宝"偏碱性是源于肌糖元的分解供能 |
B.肌糖元在运动中的供能作用以及分解供能的两条途径 |
C.肌糖元无氧分解的产物--乳酸及其在运动中的副作用 |
D.肌糖元在运动中的供能作用以及无氧分解的优点和缺点 |
下面不符合肌糖元的特点的一项是( )。
A.肌糖元贮量虽不及脂肪丰富,但它在剧烈运动时向肌肉供能却优于脂肪 |
B.肌糖元的无氧分解的缺点之一是自我抑制 |
C.肌糖元是运动中疲劳现象的"疲劳素",一般情况下,它在运动中的消极作用大于 积极作用 |
D.肌糖元在无氧分解时产生的副作用有两点:阻碍神经向肌肉传递兴奋冲动;影响 |
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的稳定
"这些因素"具体指的内容是( )。
A.脑、心、肾等许多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 |
B.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不稳定,脑、心、肾等许多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 |
C.神经向肌肉传递兴奋冲动受阻,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不稳定,脑、心、肾等许多器官 的工作能力下降 |
D.肌糖元无氧分解受到抑制,神经向肌肉传递兴奋冲动受阻,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不 |
稳定,脑、心、肾等许多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
人体对付酸性物质"侵入"的稳定机制"回天乏术"的根本原因是( )。
A.由于剧烈的运动,排放到血液中的肌糖元无氧分解产物--乳酸的急剧增加 |
B.由于剧烈的运动,血液中的碳酸氢钠急剧减少。 |
C.由于剧烈的运动,血液中能中和乳酸的缓冲物质减少,使得各种器官工作能力 下降 |
D.由于剧烈的运动,一方面,排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猛增;另一方面,血液中的碳酸氢 |
钠又猛减,形成逆差太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199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米切尔·洛林宣布,在2.6亿年以前,栖息在美国得克萨斯山区一种外形像蜥蜴的名叫四角龙的爬行动物,确实是哺乳动物的远古"亲戚",从而填补了进化链中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中缺少的一环。
1987年,米切尔·洛林研究了一块盘龙类的头骨化石。随着研究的深入,化石上的一些细节却使他困惑不解。因为大多数的盘龙类在腭部有很大的孔,而在较进化的兽孔类身上,这个孔已被封闭,四角龙也有一个腭孔,但已明显缩小,其直径仅仅为O.635厘米。此外,盘龙类在头部背面有二块很大的骨,用以支持颌骨,在兽孔类中,这块骨头已大大缩小了,而四角龙的这块骨要较兽孔类大,又较盘龙类稍小。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
这些发现使洛林相信,四角龙是盘龙类和兽孔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他又把从12块盘龙类和兽孔类动物化石中获得的信息输入电脑(包括腭孔、颞孔形状,头颅骨形状,牙齿数量和着生位置等),然后由电脑判断出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进化树上,通向兽孔类一边的第一个分叉就是四角龙。
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 )。
A.四角龙的头角 | B.头角上的骨架 |
C.被穿越的颞孔 | D.穿越颞孔的肌肉 |
文中"两者之间的联系"指的是()。
A.由盘龙类、兽孔类化石中分析出的相关状况 |
B.从盘龙类、兽孔类中发现的动物进化规律 |
C.腭孔、颞孔、颅骨的形状,牙齿的数量以及着生位置 |
D.四角龙与盘龙类、兽孔类之间的区别和变化 |
下列几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 )。
A.四角龙头部背面那块用来支持颌骨的骨头,比兽孔类的大,但又略小于盘龙类 |
B.对三种古生物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大多数盘龙类腭孔大,四角龙的很小,兽孔类 的已封闭 |
C.洛林的发现是对四角龙、盘龙类和兽孔类身体各部位的化石进行比较分析和计 算的结果 |
D.洛林的研究,证实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过渡类型,填补了进化史中 |
的一项空白
根据文中所述,在生物进化系统树上,四角龙出现的位置应该在图中ABCD哪一处?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 )。
A.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
B.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别调查的次数 |
C.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
D.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
"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
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
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
D.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
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 )。
①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
②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③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④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⑤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①③ | B.③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④ |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