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亲贤臣( ) (2)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4)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以为号焉先帝不以臣卑鄙 |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①既亡,王应(王含之子)欲投世儒②,世儒为江州刺史。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刺史。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③,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④。荆州守文⑤,岂能依意表⑥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⑦。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王大将军:王敦。王应是王含之子,王敦无子,把王应过继为儿子。②世儒:指王彬。③江州当人强盛时:指江州刺史王彬在王大将军王敦强盛的时候。④愍(mǐn)恻:怜悯恻隐。⑤守文:谨守成法。⑥意表:意料之外。恨:遗憾。⑦恨:遗憾。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世儒为江州刺史为:作为 |
B.含语应曰语:告诉 |
C.必兴愍恻兴:产生 |
D.含不从从:听从 |
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密具船以待之
A.深以为恨 | B.以君之力 |
C.积芦灰以止淫水 | D.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含仅凭关系好坏决定投靠谁,而王应却能根据人品性格来作判断,比王含更有洞察力。 |
B.王应谨遵父命,虽然心里知道投奔王舒是不理智的做法,但还是和父亲一起投靠了王舒。 |
C.王舒谨守成法,毫无慈悲之心,他残忍地杀害了没了靠山,希望能得到收留的王含父子。 |
D.王彬为人仗义,很有同情心,虽然曾与王敦有过节,仍然不计前嫌,“密具船以待之”。 |
阅读《晏殊初仕》 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4 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①,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②。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③,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④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③各为燕集:各自饮宴欢会。④批除:御点上任。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适值御试进士()②执政莫谕所因()
③上益加其诚实()④卒至大用()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荐之于朝廷
A.行者休于树 | B.余将告于莅事者 |
C.苛政猛于虎也 |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2 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固不可彻()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苦而不平()⑷河曲智叟亡以应()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共13分)
【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便要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次定州()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今亡亦死()(2)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或以为死()(4)诸兄奇之()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B.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 D.辍耕之垄上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