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3)欲将20℃时丙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5℃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5)现要配制20℃时70g10%的甲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需要称取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称量时图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 B.将游码向左移动 |
C.右盘中减少砝码 | D.左盘中增加甲 |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图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二氧化碳+水碳酸;
以上反应中,(1)化合反应有:________;
(2)氧化反应有:________;
(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
(4)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却是________;实验时,瓶中预先留少量水或沙是为了________,待火柴棒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瓶内是为了________。
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朝向手心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氧气________;氖气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
水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高锰酸钾________。
下列实验操作中的数据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0~12mL;
B.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