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在t1℃时,配制的甲、乙、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甲﹥乙﹥丙 |
D.饱和的甲、乙、丙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 0级地震。地震导致灾区部分水源严重污染,为保障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需要消毒杀菌。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优氯净(C3O3N3Cl2Na)、二氧化氯(Cl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中含有NaCl,是一种盐 |
B.NaClO属于有机化合物 |
C.优氯净中含有11个原子 |
D.C3O3N3Cl2Na中碳、氮、氧的质量比是6:7:8 |
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稀硫酸溶液 |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 CuO粉末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
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 |
下列几幅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水的实验,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①乙试管中能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
B.通过实验②可将浑浊的水净化为纯净物 |
C.实验③中发生的变化时物理变化 |
D.实验④中的水既能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也能隔绝空气 |
下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