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两著名海峡图,回答问题(6分)。
(1)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2)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
(3)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读下图:图中圆心O为极点,大圆为赤道,AB为晨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问题。
(1)图示时刻,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南北极圈的昼长差约为___________ 。
(2)图中A~E五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___ 。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
(4)C、D两地分别位于OE线两侧,若两地的经度差为5º,则两地的地方时间差异一般是___________。
(5)该日,上海日出时太阳的方位是在___________;若在上海垂直立竿,在下图中画出在日出太阳光下竿影的大致延伸方向。
阅读关于丹麦的资料,回答问题。
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开采、造船、电子、化工等,产品60%以上出口。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2008年丹麦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4%,农业占4.2%,2009年第三产业产值占58.2%。
(1)简述丹麦的海陆位置特征及其对丹麦经济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丹麦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
(3)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冬季气温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丹麦最热月为8月份,比上海晚一个月,分析其原因
(4)判断丹麦的经济发展水平,说明判断理由。
(5)丹麦是世界上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说明其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和安徽同属华东地区,但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上海近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安徽地处内陆,相比华东各省经济较不发达,但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并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铁路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首位。
材料二: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部门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能反映工业发展状况。
(1)比较2012年上海和安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特点。
(2)上海部分工业部门转出到安徽,既影响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两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3)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接受上海工业部门的区位优势。
(4)上海转出部分工业部门,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和科研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分析说明其对上海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阅读关于家庭农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家庭农场历史悠久。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称鼓励和支持农民承包的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当前各地方行政村积极开展“互换并地”的政策,减少农户耕作的地块数,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材料二:在吉林省延边州,很多农村青壮年出国劳务、进城打工。为解决农村无人种地的难题,2008年延边州开始探索“家庭农场”模式,即由农场承包村民的土地,付给村民租金。几年来全州土地流转面积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达到67.04%。
(1)比较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家庭农场”生产特点的异同。
(2)分别评价吉林延边和上海松江发展“家庭农场”的气候条件。
(3)概述“家庭农场”对吉林延边地区的积极影响。
(4)分析上海农业用地基本分布于松江、崇明等郊区的原因;分析松江“家庭农场”大量生产蔬菜的原因。
(10分)环境保护
读世界某区城等温线和湿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结合图 13 说出湿地的生态功能。
(2)简述波的尼亚湾沿岸湿地分布集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