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CuCl2、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 | B.滤液中含有H+ |
| C.滤出的固体为Fe、Cu | D.滤液中的溶质为FeCl2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实验要求 |
方法 |
|
| A |
稀硫酸(氯化氢)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 B |
氯化钠(碳酸钠)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 C |
硫酸铁溶液(硫酸铜) |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
| D |
氧气(水蒸气) |
浓硫酸 |
右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B.t2℃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晶体多 |
|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乙 |
| D.t2℃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 后溶液的质量相等 |
区分实验室中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 |
| A |
硝酸铵和氯化钠 |
①加水溶解 ②观察颜色 |
|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①氯化钡溶液 ②紫色石蕊溶液 |
| C |
黄铜和黄金 |
①分别加稀盐酸 ②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
| D |
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 |
①滴加酚酞溶液 ②各取一滴在玻璃片上晾干 |
下列有关资源或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
| B.海洋中有80多种元素,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
| C.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 D.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钨、钛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
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事实 |
解释 |
|
| A |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溶液中含有氢元素 |
| B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 和Cl— |
|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物质的元素组成不同 |
| D |
钢轨连接处应留有空隙 |
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受冷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