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②。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③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④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江天一传》节选)
注释:①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 ②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 ③暴:通“曝”,晒。 ④敝盖:破伞。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 少丧父,事其母 ( ) (2) 尝语人曰 ( )
(3) 县令傅岩奇其才 ( ) (4) 躬畚土筑垣以居 ( ) 你从文中读出江天一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文中“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 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 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 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 ⑤深矣,常有以自下 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 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必能 裨补阙漏:
②夫问其 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晏子选用人才的标准。
(4)选出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故事中主要刻画的是车夫妻子的形象,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聪明智慧。
C.甲文的主要内容是为刘禅推荐可信任的文官武将,在出师前做好内政和军政上的安排。
D.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讼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①.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 ②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 ③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 ④,敢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 ⑤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富民:使人民富裕。富,文中作动词用。②奚:什么。③危:忧惧。文中指不安心。④凌上犯禁:冒犯官吏,违犯法令。⑤治:治理得好。太平。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牺牲玉帛,弗敢 加也(增加)
B.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赐福,保佑)
C.忠之属也。可 以一战(凭借)
D.安乡重家则敬上 畏罪(害怕)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3)曹刿坚持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什么?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①曹刿认为政治上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②管子的治国主张是 (用原文回答)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南夷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增明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流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赉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 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注: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起兵反叛蜀汉。南夷:古代的少数民族。国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间。赉:赏赐,给予。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苟全性命于 乱世 |
李顺 乱蜀 |
B.若必欲 过,须致祭 |
人恒 过,然后能改。 |
C.孟获 为南夷所服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D.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 |
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 于南诏 |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3)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甲、乙选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4)甲、乙两文在叙事中饱含感情,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 ;阅读乙文,可知南夷对诸葛亮的 之情。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逸)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精骑集》序(节选)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 ①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 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 ④为若干卷。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善:认为……是对的。⑧勒:编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 走送之
②援疑 质理
③ 然负此自放
④故虽有勤苦之 劳
(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②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
②【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忆王孙
【宋】姜燮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忆王孙:词牌名。 绸缪:情意深厚。 吟鸾:暗喻作者的妻子。
这首词蕴含作者哪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