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②。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③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④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江天一传》节选)
注释:①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 ②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 ③暴:通“曝”,晒。 ④敝盖:破伞。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 少丧父,事其母 ( ) (2) 尝语人曰 ( )
(3) 县令傅岩奇其才 ( ) (4) 躬畚土筑垣以居 ( ) 你从文中读出江天一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文中“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句话的理解。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不逾矩()
(3)博学而笃志()(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用“/”给以下句子断句。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上述节选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吗?请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不知道()⑵虽有嘉肴()
⑶教然后知困()⑷其此之谓乎()翻译下列句子。
⑴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⑵《兑命》曰:“学学半。”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三处)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人不学,不知道”和“教学相长”各强调了什么?有什么异同点?
(6分)
太祖1克衢州,命王恺总制军民事。时常遇春2屯兵金华,部将扰民,恺械3而挞诸市。遇春让恺,恺曰:“民者国之本,挞一部将而民安,将军所乐闻也。”遇春乃谢恺。民饥疫恺出仓粟以赈全活无算。学校毁,与孔子家庙之在衢者,并新4之。设博士弟子员,士悦服。恺善谋断,尝白5事,未听,却立户外,抵暮不去。太祖出,怪问之,恺谏如初,卒从其议。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七十七 忠义一》)
【注释】1太祖:明创业皇帝庙号。2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3械:缴械。4新:整修一新。5白:下对上的告诉,陈述。 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词词典》。结合语境,“遇春让恺”中的“让”应解释为(填序号)()
让:1退让、谦让、辞让
2:责备、责怪
3.窃夺
4.骚扰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民饥疫恺出仓粟以赈全活无算。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恺谏如初,卒从其议。本文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七十七 忠义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王恺的忠义体现在哪里。
戴 高 帽
清·俞樾
俗以喜人面谀①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②。”师怒曰:“吾辈直道③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①谀:奉承。②龃龉(jǔ yǔ):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③直道:直率的方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外官不易为⑵师颔首曰⑶语人曰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某 备 有 高 帽 一 百 适 人 辄 送 其 一 当 不 至 有 所 龃 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原句: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隆中对(13分)(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将军宜枉驾顾之⑵欲信大义于天下
⑶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⑷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贤于材人远矣 | B.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以君为长者 | D.猥自枉屈自三峡七百里中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刘备回答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你写出“善”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