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4~15题。
时间 |
17日 16时 |
18日 |
19日 19时 |
20日 |
|||||
06时 |
10时 |
19时 |
20时 |
05时 |
12时 |
||||
台风 中心 位置 |
经度 |
123.8° |
123.4° |
121.6° |
121.4° |
119.9° |
118.8° |
119.4° |
122.5° |
纬度 |
24.3° |
24.8° |
26° |
26.2° |
27.6° |
30.2° |
34.1° |
37.1° |
|
中心气压 (百帕) |
960 |
930 |
925 |
930 |
940 |
995 |
998 |
998 |
“韦帕”的移动方向是
A.西北方向 |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
C.东北方向 |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
“韦帕”势力最强的时刻出现在
A.17日16时前后 | B.18日10时前后 |
C.18日20时前后 | D.20日12时前后 |
读兰州市略图,回答15~16题。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 B.政治经济的发展 |
C.交通运输的需要 | D.地形和河流分布 |
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要干道走向可能是( )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放射状 |
在以下不同的地形单元区中,修建同样技术标准的铁路,铁路线路的弯曲程度和相应总长度最大的是()
A.内蒙古高原 | B.山东丘陵 | C.四川盆地 | D.华北平原 |
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
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
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
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 |
该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系。据图回答11~12题。该森林带()
A.分布最南界线为25°S |
B.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带 |
C.分布的上限海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
D.分布的上限海拔最高可达5000米以上 |
自沿海向内陆,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 B.地形 | C.水分 | D.土壤 |
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A.垂直地带性现象 | B.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C.地方性分异规律 | D.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