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想了解所居住高楼内电梯运行的大致规律,他设计一个利用称体重的磅秤来进行测量和研究的方案:
①把磅秤平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磅秤上,请两位同学协助他观察磅秤示数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电梯运行时不同时刻磅秤的示数.
②将两位同学随机记录的7个数据列表.由于不知记录时刻的先后,故表格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并相应标明t1、t2……t7.(记录时电梯作平稳运动)
③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并粗略测 定电梯的加速度.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测量时该学生所受的重力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如果先记录到的是较小的示数,后记录到的是较大的示数,则记录时电梯相应的运动可能是 [ ]
A. 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 B.先减速下降后匀速下降
C.先匀速上升后减速上升 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上升
3.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经历过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三个过程,而两位同学记录的数据不知处于哪一运动阶段,则此电梯加速度的可能值为
A.1.0m/s2 B.1.82m/s2 C.2.22m/s2 D.2.50m/s2 [ ]
4. 由于每部电梯运行时加速度都是设定好的,如果要知道该高楼电梯的加速度,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不变)。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点迹如图乙、丙所示,图中O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
(2)该电动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N。
(3)纸带上OA之间的距离为35cm,OA之间还有点未显示出来。
如图5所示,A、B两轮半径之比为1:3,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A轮半径中点与B轮边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_。
以初速度v0=20m/s斜向上抛出一物体,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o角,则物体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_m,当物体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为________m/s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2倍,周期减小到一半时,其向心力大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当质量不变,线速度大小不变,角速度大小增大到2倍时,其向心力大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A开始,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A ,即A→B→C→A(其中BC与纵轴平行,CA与横轴平行) ,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则:
A.由A→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B.由B→C,气体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C.由C→A,气体热量
(填 “吸收”或“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