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甲)的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_____________m.
|
I.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E,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12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⑴ 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 =。
⑵ 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 =,它和当地的重力速度g进行比较,则ag(填“>”、“=”或“<”)。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2—8所示。
(1)请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2—9的实物图中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并能使读数较为准确。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端(填:a或b);
(3)实验时,若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为零,那么在接通电路时将会损坏。(填:
A.滑动变阻器 | B.电压表 | C.电流表 | D.电压表和电流表) |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线如图2—10所示,由此求得电池的电动势E = ,电池的内电阻r = 。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为“6 V 3 W”,,其他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20 kΩ);(B)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0.2Ω);
(C)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1Ω);(D)变阻器R1(0 ~ 1000Ω,0.5 A);
(E)变阻器R2(0 ~ 20Ω,2 A);(F)学生电源E(6 ~ 8 V),开关S及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在电压表0 ~ 6 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则上述器材中:
(1)电流表应选,变阻器应选;
(2)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3)根据实验原理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2—7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 |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
D.当小车的质量远小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
(2)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m·s-2 |
0.10 |
0.23 |
0.27 |
0.40 |
0.49 |
(3)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4)下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选出1、2、3、4、5共5个连续的记数点,已测得x1=1.45cm,x2=2.45cm,x3=3.55cm,x4=4.55cm.则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s,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第3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m/s2.
如图所示,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O′处,此时+
=90°.保持弹簧秤A的读数不变,当
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取的办法是:将弹簧秤B的读数、
角的角度(填“增大”或“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