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北半球_______日(节气)的阳光照射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
D地的夜长为_____________小时,E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
A、B、E 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B地的昼长为________,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B在A的_______________方向,A、B两地时差为____________小时。
图中各点与A地地方时相等的是________。
某学校学生就“农村居民到哪里去购买衣服”为题,做了一个社会调查。他们发现农民买衣服主要去三个城镇,并把调查到的资料画在地图上了,如下图(图中线条表示消费者的居住地、黑圆点表示卖衣服的地点)。(10分)
(1)根据调查到的资料,画出三个城镇的服务范围。(4分)
(2)根据现有的资料判断________规模可能较大。某银行要在三个城镇中设立一个支行,你认为最有可能选择________地。(2分)
(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限制C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按区域规划,本地将有一条铁路修建,并在经过的A镇设立车站,由此推测,通车以后三城镇的变化为( )。(2分)
A.等级差别、服务功能与服务范围均不发生变化 |
B.三城镇等级趋于相同,服务范围趋于相等 |
C.三城镇中,A将成为区域内最高的城镇,服务范围将覆盖B和C |
D.三城镇中,B将因靠近铁路,其级别与服务范围超过C |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水平,在后期,发展速度。(每空1分)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由城市到乡村 | B.由城市到城市 | C.由乡村到城市 | D.由乡村到乡村 |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读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________。
(2)从年龄组死亡率看,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从总人口死亡率看,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
(3)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却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什么?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l)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 C________
(2)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_______处地貌(填字母)。
(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__处。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的_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