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绕北冰洋周围的三大洲是:
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2)濒临北冰洋的国家: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3)北极圈附近的岛屿和半岛:
④____________岛 ⑤_____________岛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半岛
读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
材料二:早在18世纪,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场,引进良种美利奴羊。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牧地转为耕地
材料三:甲流域(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分布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______(地形区),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至少列举三种)。
(3)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问题。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水平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水平(%) |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 |
17.01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1)在下面空白图中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
(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从城市人口数量看,在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地经度为。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则该地的坐标可能是
和。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既属东半球又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A.小于90° | B.大于90° | C.等于90° | D.180° |
(4)假设一架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约30°N)降落,飞机飞行了小时。(取整数)
(5)图乙是图甲的北极俯视图。请在图乙上:①绘出飞机的路径(用箭头表示),并注明起飞处E和降落处F;②用阴影表示出夜的范围。
读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c地区为地形区,理由有。
(2)A地气温为25℃,则B地的气温约为℃。
(3)a、b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原因是。
(4)在图中河流上拟建以水电站,请用“=”标出最佳坝址,理由
。
(5)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比较合理,原因是
。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
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
A. 19小时 B. 11小时 C. 8小时节 D. 15小时
(2)最近,东航公司开辟了从美国芝加哥飞越北极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 。
(3)该极地航线经过了哪两个国家的领空()
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
(4)该“极地航路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