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总面积为33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据此回答13~14题。我国土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
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
图为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的雾岛效应 | B.城市风热力环流效应 |
C.城市的热岛效应 | D.城市的雨岛效应 |
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的差异,体现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①农产品加工工业区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③综合农业开发区④植物园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浦东有若干面积不等的非城市化块区穿插在城市块区之间,下列不是这种规划目的的是
A.为市政建设就地提供木材 | 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 D.美化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大部分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B.交通通达性提高 |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 D.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
依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
D.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
图是1980—2007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单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90年至1999年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迅速下降,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无关的是
A.社会经济因素 |
B.制度因素 |
C.计划生育因素 |
D.战争因素 |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8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
B.1982年以来,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 |
C.由于自然增长率变动不大,因此福建省人口数量保持不变 |
D.该图反映福建省人口增长模式已由传统型过度为现代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