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F2<Cl2 | B.金属性强弱:K<Na |
C.酸性强弱:H3PO4<H2SO4 | D.碱性强弱:NaOH<Mg(OH)2 |
在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S反应生成FeS,确定非金属性:Cl>S |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C.进行H2O和H2S的热分解实验,确定硫和氧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D.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酸碱性 |
在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稀溶液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④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 ⑤用10 mL量筒量取8.55 mL蒸馏水
A.仅① | B.仅①② | C.仅①③ | D.全部 |
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Ba(OH)2 KSCN NaCl Mg(NO3)2 (FeCl3溶液) |
B.NaNO3 NaHCO3 (NH4)2SO3 Na2SiO3 (H2SO4溶液) |
C.NH4Br K2CO3 NaI CaCl2 (AgNO3溶液) |
D.(NH4)3PO4 NaBr CuSO4 AlCl3 (KOH溶液) |
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淀粉能与Cl2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NO2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一定是由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制备乙酸乙酯 |
B.装置②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收集Cl2,并吸收多余的Cl2 |
D.装置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转移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