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b | B.离子的还原性:Y2->Z- |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卤素单质所含原子个数相等 |
B.常温常压下,11.2LO2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
C.1mol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
D.铝热反应中,1molFe2O3参与反应得到的电子数为6NA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 |
B.铝是活泼的金属,其合金抗腐蚀能力强 |
C.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
D.钠的还原性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
炼铁的还原剂CO是由焦炭和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CO2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右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in,v(CO)=1mol/(L·min);1~3min时, |
B.当溶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 |
C.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可以判断Q>0 |
D.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n(CO)、n(CO2)的变化可分别由a、b曲线表示 |
下表是25°C时某些盐的浓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 |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 |
Ka=1.8×10-5 |
Ka=3.0×10-8 |
Ka1=4.1×10-7 Ka2=5.6×10-11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和NaHCO3 混合溶液中 c(HClO)+c(ClO-)=c(HCO3-)+c(CO32-)+c(H2CO3)
B.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CO32-+2HClO
C.25℃时,甲基橙滴入0.1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溶液呈红色
D.结合H+的能力:CH3COO->ClO->CO32-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都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pH相等的三种溶液:a.CH3COONa b.NaHCO3 c.NaOH,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c、b、a
④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⑥反应A(g)2B(g);△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
为Eb kJ·mol-1,则△H =(Ea -Eb)kJ·mol-1。
其归纳正确的是()
A.全部 | B.③④⑤⑥ | C.②④⑤⑥ | D.①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