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现行的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回答39—41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 |
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 |
C.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 |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推广的农业模式,读图回答小题。 该农业模式属
A.精确农业 | B.处方农业 | C.立体农业 | D.有机农业 |
该农业模式在当地大力推广,可有效缓解的生态问题是
A.山体滑坡 | B.水土流失 | C.次生盐碱化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该地区出现南方罕见的井灌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原因是
A.雨热不同期 | B.降水少,蒸发强 |
C.水污染严重 | D.地表水下渗严重 |
读某玉米种子公司的市场分布图,回答小题。该公司在海南陵水建立育种基地的原因是
A.地处沿海,降水丰富 |
B.海运便利,利于销售 |
C.地广人稀,便于大面积种植 |
D.热量充足,可缩短育种周期 |
影响该公司种子销售市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玉米主生产区 |
B.与育种基地距离近 |
C.利于及时反馈种子优劣 |
D.市场分布地复种指数高 |
经济增长会不同程度的付出资源环境成本的代价。下图为新疆、上海、北京、西藏四省区资源环境损失组成情况。读图回答小题。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依次是
A.上海新疆西藏北京 | B.北京上海西藏新疆 |
C.北京新疆上海西藏 | D.上海北京西藏新疆 |
造成四省区资源环境损失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 | B.城市化水平 |
C.资源构成 | D.劳动力状况 |
2013年“两会”期间,首度提出了“中四角”概念,希冀通过抱团发展,在长江中游区域打造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读“中四角”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中四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加速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耕种面积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四角”发展的劣势是
A.自然条件差,资源极匮乏 |
B.工业基础差,发展潜力小 |
C.中心城市距离远,职能单一 |
D.经济外向度低,开放竞争力弱 |
读我国四个平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平原范围),回答小题。主要的粮食作物与其他三地区不同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甲——巩固商品粮基地优势,扩耕增产 |
B.乙——退耕还湖,大幅提升林牧业比重 |
C.丙——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 |
D.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灌溉农业 |
目前四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 |
B.现代农业发达,劳动力需求大 |
C.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 |
D.农业基础好,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