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 |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K层后才排L层 |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D.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A |
![]()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 |
![]() 验证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C |
![]() 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2S D |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①阴极2H++2e-= H2↑,使c(OH-)>c(H+)
②阳极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
③阳极2I--2e-=I2,I2遇淀粉变蓝
④阳极2Cu-4e-+4I-=2CuI+I2,I2遇淀粉变蓝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镁条和铝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作负极,电极反应:Mg-2e-=Mg2+ |
B.铝片作负极,电极反应:Al+4OH--3e--=AlO2-+2H2O |
C.电流从Al电极沿导线流向Mg电极 |
D.铝片上有气泡产生 |
一定温度下,石灰浆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一定量的石灰浆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离子数目减少 | B.溶液中c(Ca2+)增大 |
C.溶液的pH增大 |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7的CH3COONa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H+)= c(OH-) |
B.将pH=10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