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 A.主动选择 | B.人工选择 | C.被动选择 | D.自然选择 |
1966年,法国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与美英同享决策权。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后,法国撤销了北约对法国空军和舰队的指挥权,进而退出北约。这表明()
| A.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 |
| B.美国政治影响处于衰退状态 |
| C.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
| D.法国对北约和美国背信弃义 |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
| A.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 |
| B.和平的力量时常占居着上风 |
| C.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 |
| D.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 |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
|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
| 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
| 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
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
| B.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 C.1955年亚非会议 |
|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
|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
| 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
|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