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B、C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A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的3倍;F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A、B、C、D、E形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的组成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化学式 |
A2C |
A2C2 |
D2C2 |
D2E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 ;指出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 。
(2)化合物乙的电子式为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化合物丁的过程 。
(3)写出丙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以固体氧化锆—氧
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
许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多孔Pt电极a、b分别是气体C2、A2的载体。①该电池的负极为 (填a或b);O2-流向 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
负极反应为 。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若 x 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 x 值:
元素符号 |
Li |
Be |
B |
C |
O |
F |
Na |
Al |
Si |
P |
S |
Cl |
x 值 |
0.98 |
1.57 |
2.04 |
2.55 |
3.44 |
3.98 |
0.93 |
1.61 |
1.90 |
2.19 |
2.58 |
3.16 |
⑴通过分析 x 值变化规律,确定N、Mg的 x 值范围:
<x (N)<,<x (Mg)<.
⑵某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S-N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写原子名称).
⑶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 x 差值△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 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
⑷预测周期表中,x 值最小的元素位于周期族.(放射性元素除外)
海水中有丰富的资源,多种多样的海洋动物和植物,海底有丰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等,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它们电离产生Cl-、Br-(溴离子)、SO42-、Na+、Mg2+、Ca2+等,都是重要资源。
(1)写出步骤①、②、④分离提纯的方法:
①②④
(2)步骤②分离提纯过程中需要选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
(3)欲除去初步提纯后的粗盐中的MgCl2、CaCl2和Na2SO4,应向该粗食盐水中依次加入NaOH溶液、溶液、溶液,然后过滤;为尽可能除去杂质,每次加入的试剂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至无气泡产生,再经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
(4)检验淡水中是否含有Cl-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5)写出加入试剂a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氢气和烧碱,请写出利用氯气和消石灰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1)写出硫酸铁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2)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电子总数
2FeCl3+Fe=3FeCl2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3)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4NH3 + 5 O2 4NO + 6H2O ,其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0.2 mol NO,则转移mol电子,
(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氯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3n- + Cl2 + 2OH- = RO42- + 2Cl- +H2O由以上反应可知在上过程中RO3n-被(填“氧化”或“还原”), 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硝酸钾晶体 ③液氯 ④氢气 ⑤氯水 ⑥石墨 ⑦氢氧化钠固体 ⑧稀硫酸 ⑨熔融氯化钠 ⑩铝。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2)属于电解质的是;能够导电的是。
(3)能与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NH4+)>c(Cl-)>c(OH-)>c(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Cl-)>c(NH4+)>c(H+)>c(O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③若该溶液中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填“>”、“<”、或“=”,下同)c(NH3·H2O),混合后溶液中c(NH4+)与c(Cl-)的关系c(NH4+)c(Cl-)。
(2)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
A.9 B.9~11之间 C.11~13之间 D.13
(3)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
C.氯化铵溶液水解显碱性,降低了c(H+);
D. 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根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