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妻子一命呜呼,葛朗台未及穿上衣服,就逼迫女儿放弃继承权,得逞之后,便忘了亡人,欣喜若狂地拥抱女儿说:“你给了我生路,我有命啦……”
B.1827年10月葛朗台患上疯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吩咐女儿看住金钱,“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C.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冷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送给她。
D.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在城里传开后,引起了公愤。德·篷风所长自告奋勇要去打官司,欧也妮谢绝了他的好意。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根据法律,如果太太死了,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葛朗台这才饶恕了女儿。

E.拿侬由于身材粗壮,相貌丑陋,没人愿意娶她。早先,在一家农庄里放牛,农庄失火,她丢了饭碗,便进城来找事做。葛朗台虽然嫌弃这个到处吃闭门羹的姑娘,但出于同情心,便用极少的酬劳雇佣了她。
请简述葛朗台向女儿传授持家诀窍的过程。
“倘若无儿女,则夫妻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毫无例外,均不予保留,悉数以互赠形式合在一起;如一方去世,免除遗产登记手续,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至于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须知该财产互赠实为……等等,等等。”德·篷风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事情发展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叙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小说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他(涅赫柳朵夫)对这片田产上的土地也打算照他在库兹明斯科耶用过的那种办法处理。此外,他还想尽量打听一下关于卡秋莎的事……”
涅赫柳朵夫最后是如何处理“这片田产上的土地”的?他打听到了哪些有关卡秋莎的事?请简述。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在孔子看来 “仁”与“圣”区别的关键在于:“仁”强调的是,“圣”强调的是
结合语段,联系现实,谈谈如何做到“仁”?
答:

《巴黎圣母院》简述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满分5分)选择()
A.简述“一滴水换一滴泪”的故事。
B.列举三个事例,体现圣地避难时,伽西莫多以其独有的温柔方式照顾着爱斯梅拉达。




































































































100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12·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11·22)
填空:(2分,每空1分)
同样是弟子问仁,孔子的答案不相同;子路和冉有问了同一个问题,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都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在孔子看来,像冉有那样做事畏缩不前,或者像子路那样莽撞冒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两者取其中才是最佳状态,这是孔子思想的具体体现。
孔子还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3·3),请你结合选文《颜渊》(12·1),谈谈“仁”和“礼”的关系。

简答题
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这说的是谁?所说的是什么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