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甘果瓦误闯“奇迹王朝”,按当地规定,他将被绞死,除非这里的人愿意嫁给他。爱斯梅拉达出入意料地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甘果瓦获获救后,爱斯梅拉达只供他食宿,不准他近身。(《巴黎圣母院》)
B,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巴黎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卫队长弗比斯把她救了出来,并把她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洛德趁机胁迫她,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终被绞死。(《巴黎圣母院》)
C.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上街游行、散发传单的活动。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了此事,于是觉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的训斥,并要求他不许再参加。觉慧顺从祖父的要求,在家静心读书。(《家》)
D.看到儿子克安、克定的胡作非为,高老太爷感到非常失望。为了力挽高家颓势,他将维持这个家的希望寄托到孙子们的身上,在临死之前对觉慧说出“你很好”的话,并放弃了包办觉民的婚事。《家》)
E.吃年饭的时候,高家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脸上浮起了笑容。看到老太爷笑了,大家才放松地谈笑喝酒。(《家》)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变其毂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毂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请简要说说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弈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什么?
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注]与国:盟国请概括出当时的“良臣”常具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哪些才能?
选段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简答题。《红楼梦》中有“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之曲,系谁的判词?又有“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狼舅奸兄”之语,所指何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贾宝玉见甄宝玉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宝钗得知后有何反应?结果怎样?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第七》)
②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第六》)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第九》),结合上面语段,说说有仁德的人为何不会忧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生活得不快乐,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人要怎样才能达到“不忧”。
(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王善保家的道:“……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也是他的。”
王善保家的为什么要向王夫人建议抄检大观园?结果如何?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性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给了这个霸王”。
宝玉这段心理活动,是对谁身世的同情,结合整部作品,简述其身世。
答: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