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1、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2、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
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的猜想正确。 |
② 。 |
小云的猜想正确。 |
|
③ 。 |
的猜想正确。 |
4、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
(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取2枚未生锈的铁钉,一枚部分浸入蒸馏水、另一枚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
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A的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在“C至H”中选择仪器_______(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______组合。
(5)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__(填“a”或“b”)。
(6)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_;
(6)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不易溶于水。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是
(7)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在给氧化铁加热时温度不够高如何改进?
写出A处改进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说明反应后有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本实验设计中,在B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其优点是。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为了探究其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
MgO |
MgCl2 |
Mg3N2 |
Mg(NO3)2 |
MgCO3 |
Mg(OH)2 |
颜色 |
白色 |
白色 |
淡黄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镁,理由是。
[提出猜想]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1)按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氮气(关闭a、b、c,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待白磷不再燃烧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a、b、c,使用打气筒进行充气)
(2)B装置点燃白磷的作用是。
(3)用排水法收集好氮气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结论]猜想是正确的。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本探究活动对物质燃烧新的认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