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株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与此观点意义相同的是
A.我思故我在 |
B.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C.物是观念的集合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北大校长接受记者提问时说:“我们要求理科专业的学生要重视文科知识的学习,文科专业的学生要重视理科知识的学习。”这说明
A.哲学是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缺乏文科或理科知识,很难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B.单一的文科或理科知识都不是独立的完整的知识 |
C.随着科学的发展,文理科知识的界限正在消失 |
D.文理知识相互贯通,只有精通理科才能学好文科,反之亦然 |
欧盟特别峰会2011年3月11日决定,在“帮助”中东重建经济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名义下,通过欧洲投资银行等欧洲金融机构向最近发生动荡的突尼斯和埃及等中东国家提供巨额援助。欧盟作出这一决定并非急人所难,而是试图在中东事变尘埃尚未落定时,以援助开路,既减轻事变对欧洲的消极影响,又能抢夺瓜分“新中东”利益的先机。这说明
A.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
B.实施国际援助是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应尽的义务 |
C.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D.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要不择手段地实现国家利益 |
佛教认为:“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中国佛教界积极探索和谐世界究竟如何“从心开始”。有的提出要“从心开始”,佛教团体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有的强调要提倡“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由此可见
A.必须使宗教本质发生彻底改变 |
B.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C.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取缔 |
D.宗教界可以通过弘扬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