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6分)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亿万人民践行的民主,正在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打下坚实基础。为了保障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有关方面提出,对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的,对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对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的,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报复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要依照《选举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处理。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打击贿选?
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说:“11年来,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做大人在做的事,我真想做一回小孩。”12年前,洪战辉的父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从外面捡回个刚出生100多天的“妹妹”。一年后,绝望的母亲离家出走。年少的洪战辉一边抚养妹妹、照顾父亲,一边打工维持学业。2003年,他走进大学,他决定,要把妹妹带到就读的大学里,给她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中央电视台在颁奖词中写道:“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这个看似文弱的男孩,活出了坚韧的质地。他用实践证明:再草根的生命,也能发出炫目的光彩。
我们应怎样向洪战辉学习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当我们许多人打小就哼唱这首童谣时,就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把拾金不昧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对遗失物拾得人获得必要费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拾金不昧可以要求经济回报吗?这是否背离了我们一贯提倡的传统美德?将会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上述材料反映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材料一:中西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外交、政治外交之后的又一大亮点,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中国天津周”、在荷兰举办“中国文化艺术节”,另外还有“中华文化非洲行”、“海湾中国文化周”等大型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