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结论是从某同学的作业本上摘录的,其中你认为肯定正确的是
①微粒半径:S2->Cl->Na+ >Al3+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H2Se ③氧化性:Cl2>S>Se>Te④酸性:H2SO4>HClO4>H2SeO4⑤得电子能力:F>Cl>Br>I
A.只有①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 | D.只有⑤ |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
C.放电过程中, 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 |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
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
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