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3—5题。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
B.从东北流向西南 |
C.从北流向南 |
D.从南流向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
B.坡度较平缓 |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A.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
D.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
图中M应为
A.花岗岩 | B.玄武岩 |
C.石灰岩 | D.变质岩 |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等高线、等温线的组合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
B.该日昼长夜短 |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
D.图示区域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
此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A.我国天山的牧民正在针叶林以上的草场放牧 |
B.此时洞庭湖水补给长江 |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
D.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
某摄影爱好者在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1月1日12时 | B.东北 1月1日12时 |
C.东南 7月1日06时 | D.东北 7月1日06时 |
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14年7月1日华北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甲所示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图乙和图丙是其记录的天气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MN为该日日出时的山峰日影,则图示河流的流向为
A.干流大致流向为自北向南 |
B.支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 |
C.支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 |
D.干流大致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
若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沿PQ线、MN线的气压变化。则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以及未来几天Q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沿PQ线出现冷锋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
B.沿PQ线出现暖锋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
C.沿MN线出现冷锋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
D.沿MN线出现暖锋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
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热岛效应 | B.绿岛效应 |
C.温室效应 | D.狭管效应 |
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北美五大湖地区 | B.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
C.菲律宾群岛地区 | D.亚马孙平原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