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华网北京2008年11月9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1月9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结合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商品粮基地②是________。
经过基地①的铁路线是_____,简述基地①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基地②和基地④种植不同的粮食作物,简述两地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写出基地②面临主要的气象灾害。
③地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简述该地形区种植业的分布特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某国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城所在国是世界第五大蔬菜和水果生产国,分析材料叙述该国发展蔬菜、水果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A城所在国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指出A所在国城市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环境保护】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材料描述邯郸元宵节前后的天气变化。
(2)分析邯郸主城区大气污染状况的变化及原因。

【自然灾害】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A地及附近地区洪灾常常危及B地,说明影响过程。

【旅游地理】
近年来,中国赴外游客数量急剧增长。2012年春节期间赴欧洲的中国游客在奢侈品上共花费72亿美元,占春节期间整个欧洲奢侈品销售总额的62%。欧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地区之一,按自然旅游风光大致可分为三大旅游区,即北欧、中欧和南欧旅游区。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北欧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
(2)分析南欧地区成为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材料一:粮食收获时最好的天气是晴天,以便及时晾晒。冬小麦播种前,如果有降水过程,利于土壤增墒,适宜播种和出苗生长。
材料二:

(1)图中C地区以北已经收获完成、以南地区适宜收获,但该地却为“较适宜收获”,推测发生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结合材料及两图信息,说明你的分析。
(2)图中P地区,纬度较低,但秋季粮食收获却晚于国内其它地区,请解释原因。
(3)图中B农业基地大多已由过去发展桑基鱼塘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原来的桑树被花卉、蔬菜取代。请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