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反应在210℃时达到平衡:
①PCl5(g)PCl3(g)+Cl2(g);△H1>0 K1=1mol·L—1
②CO(g)+Cl2(g)COCl2(g);△H2<0 K2=5×104L·mol—1
③COCl2(g) CO(g)+Cl2(g)△H3       K3
④2SO2(g)+O2(g)2SO3(g);△H4<0
(1)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        
(2)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数值相等,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A.降低反应①、②体系中Cl2浓度   B.反应①、②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C.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D.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E.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3)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④,甲恒容、乙恒压,温度相同且恒定。起始时甲中加入0.02molSO2和0.01molO2,乙中加入0.02molSO3气体,开始时两容器压强相等,最后分别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它们达到平衡状态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体积:甲可能小于乙                                B.SO3的物质的量:甲一定小于乙
C.压强:甲可能大于乙                            D.浓度比c(SO2)/c(SO3):甲一定小于乙
(4)丙容器为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反应④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5mol。现向容器中加入xmolSO2,6.5mol O2,2.0molSO3
①若x=5.5,需要       (填“降低”“升高”或“保持”)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要求;
②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的取值范围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24.4 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
(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溶液的密度为,含NaOH的质量为,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
(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在120℃、101 kPa条件下,由H2、CH4、CO组成的混合气体a mL,通入一定量(设为x mL)氧气使其完全燃烧。
(1)若a m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也为a mL,(即x=a),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是
(2)若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g)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为2a mL,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是,现要测定原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还必须知道相同条件下的其他数据,可以是(填选项字母);
A.2a mL混合气体的密度
B.生成CO2气体的总体积
C.生成H2O(g)的总质量
(3)若原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中只有CO2和H2O(g),则x的取值范围是

(1)在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得CO、N2和O2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若其中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相同条件下,某Cl2与O2混合气体100 mL恰好与150 mL H2化合生成HCl和H2O,则混合气体中Cl2与O2的体积比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mol O3与3 mol O2的质量之比,分子数之比,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含氧原子数之比,体积之比
(2)O3与Cl2具有相似的性质,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已知二者在消毒时均被还原为最低价态,则相同状况下10 L O3L Cl2的消毒能力相当。
(3)气体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 mL F2,则A的化学式为,推断的依据为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写物质序号)。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氯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