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1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 。
(2)甲是传统工业城市,该市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其区位优势有:
; 。
(3)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具体表现在 ; 。
。
(4)目前甲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 等。
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该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N。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方向升起。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读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若要从甲地到乙地修建一条铁路,请你为其设计合理的线路。(在答卷图上用符号“”画出)
(2)若要在甲乙两地选择一地修建港口,筑港条件较好的是地。
(3)①②③三地中,有一处不可能出现河流,该处是。
(4)丙地比乙地的降水量(多或少),原因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①、②两地河流落差不可能为()
A.1100米 | B.900米 | C.700米 | D.500米 |
(2)图甲南部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简述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改
善当地生态问题的具体措施。
(3)判断图甲中丁河自A点至B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描述图乙中③-②段的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