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的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2)、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什么成果?
(3)、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打出“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任举2个代表人物。
(4)、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什么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九年级(1)班组织关于“英国政治经济文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第一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政治文明
第一组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
(1)写出英国“光荣革命”后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1分)
资料二文献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文献中的“全新的政体”是指哪一政治体制?(1分)
第二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工业文明
第二组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图表

(3)观察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1分)
资料二漫画

(4)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第二组同学打算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一篇短文。
(5)题目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请你帮助他们列出简要提纲。(1分)

2014年1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体现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一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奇迹出现了。小岗全队粮食总产量达13万斤。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在何处?
(5)上述材料说明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l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1分)
材料二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分)
(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1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1分)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

分析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种政治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受到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 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他改变这种状况的做法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请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