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思想理论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小说《战争与和平》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巨著。
材料三:他是近当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数学、力学等方面。他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请回答: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画家是谁?此人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什么精神?
(2)材料二中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 列宁对他有何评价?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 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回答:
(1)第一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核心成果?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根据所学知回答:
(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试举例说明。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什么发展时期?
(4)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为战败国,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采取扶持日本的政策,同时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了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教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发展的原动力。”
请回答:
(1)明治维新具有什么性质?请你写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内容。
(2)从材料二中找出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3)通过上面(1)、(2)问的回答,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借鉴些什么?
材料题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中创办的?此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指什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冲破传统文化氛围的束缚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中国有句古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在人类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他们或改变历史,或影响千年,他们在政治军事.思想.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创造了无数奇迹。但即使是青史留名,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有后人评说。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林肯.拿破仑.伏尔泰.牛顿.贝多芬等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评价,并说说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你学习。
(要求:题目自拟.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300字左右。)